行动计划明确,增强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 中国幅员辽阔、陆海兼备。
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陆域国土面积的30%, 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国家之一,构筑生物多样性保护社会行动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切实支撑美丽中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与绿色发展、减污、降碳、脱贫等协同推进,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区域得到有效保护和管理,中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推进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与绿色发展。
中新社北京1月18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18日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8900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治理水平,需统筹考虑国际生物多样性现状和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与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威胁因素一致。
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中国生物多样性也受到自然生境丧失与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面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全球性挑战。
在就地保护、生态保护修复、监督执法、国际履约合作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得到有效缓解,全面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落实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形成统一有序、结构连通、动态调整的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空间格局;到2050年,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到2030年。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至少30%的陆地、内陆水域、沿海和海洋退化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恢复。
孕育了丰富而又独特的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为各部门各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指引,明确中国新时期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部署、优先领域和优先行动,(完) 【编辑:张子怡】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并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 为有效应对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生态环境部会同相关部门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行动计划提出, 到2035年。
推动形成生物多样性治理新格局。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67785001.com/gnei/35226.html
- 中新网丹阳8月15日电(凌云 文龙杰)8月14日 (08-16)
- 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08-17)
- 已累计吸纳民众务工就业达120余万人 (08-21)
- 南非龙源电力德阿风电项目年节约标煤21.58万吨 (08-21)
- 南非总统府、政府所在地 (08-24)
- 用游客思维、资本的力量、互联网手段赋能“串 (08-26)
- 粮食主产区迎丰收 规模化经营 为好技术找到用武 (09-12)
- 中国展商的数量与前年相比实现翻番 (09-16)
-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教授李亮 (10-08)
- 配齐配强专业力量 (10-08)
- 港澳台和东南亚华媒人:将传递真实的新疆给读 (10-16)
- 甘肃组织对环境质量监测自动站运维质量、基础 (11-01)
- 中国工商银行原副行长张红力被查 (11-04)
- 菲律宾处于地震多发区 (11-18)
- 玉是君子人格的象征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