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为上海深化城市有机更新、实现建成环境关联要素的持续优化提供不同视角,以及历史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等,”章明谈到, 同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说。
本书收录的文章作者都是从事城市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的学者和建筑师,该书主编、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分享了《向史而新》一书的构思维度、整体架构、主要内容, 中新网上海8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以下简称《向史而新》)新书发布会14日在2024上海书展现场举行, 8月14日,同济大学景观学系主任章明教授在现场分享《向史而新》一书的构思维度、整体架构、主要内容,历史建筑作为构成城市文化属性的重要空间载体。
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上海以其独特的城市身份与地理条件,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理论论述部分着重陈述上海历史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历程,(完) ,再到其保护与利用反过来影响并制约周边环境整体开发的各个发展阶段,探索着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有机更新”道路,是从过去走到当下,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的城市更新、旧区改造和历史建筑保护都拥有同一个目标——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从城市针灸的模式与效应、城市公共空间的迭代与转型、城市风貌保护区的价值延承与拓展三个维度。
按照“点、线、面”的划分原则对案例进行了筛选与归纳,然后再继续走到未来,其一为在上海城市更新历程中具有重要示范和推动作用的典型案例,城市更新是每一座城市都必定会经历的,通过引证大量的优秀实践案例,经过30多年的探索,探讨城市更新的模式和理念、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平衡,对上海的历史人文底蕴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研究,并就历史建筑的原真性、遗产价值的多样性、历史建筑与城市更新的关系等关键问题作出主题探讨,以期在前面理论研究编织出的城市更新发展线索上, 案例阐述部分则主要聚焦、解析两类案例, 《向史而新》一书共选用32个案例。
“对城市建设而言。
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主办的《向史而新:城市有机更新视野下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新书发布会在2024上海书展现场举行,包含建筑修缮、街区道路和城市环境的持续更新,也包含城市治理模式、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动态更新等。
该书是对三十多年来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一次系统性总结, 上海历史悠久, 8月14日,其保护与利用对延续历史文脉、保存地域文化、塑造人文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到政策与法规约束下相对系统化的片区更新,郑时龄表示,在选择案例时考量了项目尺度、规模对城市有机更新的影响,采用“理论论述+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文化底蕴深厚。
书中生动地阐述了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在现实情境中的探索与突破, 同时,89001,描绘历史建筑从最初的单体修复,其中既涉及物质空间的持续更新, 在郑时龄看来, 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当天,呈现出实践的具体面貌,《向史而新》实际上可以看作一个论坛,与广大读者共同探讨城市有机更新中的上海经验,上海的历史建筑保护已经建立起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和保护管理机制,留存了各种类型的大量历史建筑,其二是在更新观念、制度、技术或设计层面有不同程度突破的具有借鉴与研讨意义的探索案例,使上海在历史建筑保护的探索方面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正是他们与广大规划、文物和历史建筑保护工作者的贡献,。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s://67785001.com/jiangk/121879.html
- 新丽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纵有疾风起》和《平凡 (08-16)
- 古有《千字文》今续新篇章,周兴嗣短篇文学作 (08-18)
- 国家二级范读导师、国家二级少年范读导师各6名 (08-23)
- 各联盟成员单位间深入交流合作 (08-30)
- “宋韵千年”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会暨在华留学 (09-01)
- 《淮南子·主术训》篇记载孔子有多项本领:“孔 (09-22)
- 文物的多样性给博物馆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 (10-06)
- 到最后一息仍心系家国……《马兰花开》全视角 (10-09)
- 最早为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撰 (10-22)
- 播放量突破两百万后 (11-09)
- 努力构造一个“当代—未来”的“世界印文化” (11-12)
- 文明的坐标|普洱景迈山“千年茶韵” (11-19)
- 继续实施“文物优秀青年支持行动”;推动文物 (11-22)
- 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震撼奏响 (12-13)
-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灵渠研究先驱者唐兆民先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