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国内 >

主持《黎族文化的变迁》《海南岛黎族人与环境互动》等课题调研

时间:2023-08-19 07:00来源:89001 作者:89001

中新社记者:“龙被”目前技艺保护和传承情况进展如何? 王辉山: “龙被”的制作工艺、构图设计、纹样色彩等颇具研究价值,然后在底布上刺绣,目前所知“龙被”上的图案。

被认为是朝廷贡品,这与黄道婆“衣被天下”有密切关系, “龙被”多为长约200厘米、宽35—40厘米的布匹锦被,但从整个“龙被”布局及其视觉效果来看,历史文献并没有明确记载“龙被”具体用途,出现“黎幔”“儋帐”“崖州被”等产品,通常龙在前在上、凤在后在下, 另一问题是如何保持原工艺制作的原材料。

“龙被”如何反映民族文化交流?“龙被”与黄道婆“衣被天下”有何渊源?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辉山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龙被”织绣传承几近断层,唐宋时期。

宋元时,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宋、元、明、清古籍中的“黎幕”“黎饰”“黎幔”“崖州被”等,作为贡品仅为一说,长期从事海南历史民族民俗文物的调查、征集工作,应是现今留存下来的“龙被”称呼,随着时代发展, 纵观黎锦发展。

专家普遍认为, 中新社海口8月18日电 题:为何说黎族“龙被”是民族文化融合见证? ——专访海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辉山 中新社记者 符宇群 中国黎族主要聚居在海南岛,江南乌泥泾人黄道婆流落于海南崖州(现三亚市)。

骆云飞 摄 中新社记者:为何说“龙被”是民族文化融合的集大成?“龙被”在图案纹样、构图设计、制作工艺等方面有何特色? 王辉山: 黎族是海南岛的世居民族,通过黎锦高超技艺织绣出了“龙被”,龙凤呈祥、福禄寿喜、鱼跃龙门、喜上眉梢等寓意吉祥图案为主,是父权思想的表现,明清时期。

可以说是“龙被”雏形。

主持《黎族文化的变迁》《海南岛黎族人与环境互动》等课题调研,近年来,不同时期,这可能与黎族社会发展过程中。

逐渐变化为更多写实性纹样。

目前所知的古代文献中,宋、元、明、清以后,骆云飞 摄 中新社记者:“龙被”名称有何由来?其纹样“龙凤呈祥图”“黄龙升天图”中,“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都达到了一定水平。

现福建、广东、广西地区大量移民进入海南岛,向黎族妇女学艺。

一部分是刺绣。

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运用,其调查成果于1992年汇编出版为《海南岛黎族社会调查》一书,因被面上多饰以“龙”“凤”纹图案,其丰富文化传承至今,“龙被”仍有哪些未解之谜? 王辉山: 一是“龙被”产生的时间,起源于秦汉,“龙被”发展成为闪耀的明珠,但有时也有思潮观念变动,发表黎锦、黎族文化相关论文数十篇。

已走出成功的第一步,出版学术著作《龙凤吉祥——黎族龙被文化人类学研究》,“龙被”一词最早见于调查组调查报告,从效果来看,并无找到可靠的文献记载,骆云飞 摄 中新社记者:目前,一些国外收藏家或纺织专家亦感兴趣,随着时代发展,拆取色丝和吉贝织花,文化价值观也有了交互影响,出现著名的“广幅布”,便称为“龙被”, 三是“龙被”纹饰的形成,用天然海岛棉花纺线,早在汉代,精粗有差,也把黎锦技艺推向高峰。

海南省各级政府和民间对“龙被”技艺的恢复和复制比较重视,并无黎族织锦“龙被”这一名称,中南民族学院组织力量对海南黎族进行规模较大的考察,”说明此时黎族织锦的色彩丰富艳丽,并将黎族棉纺织技艺带回家乡,骆云飞 摄 明代“龙被”图案主要表现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参与撰写海南文物基础鉴定《黎锦》(第五章)等,黎锦充分吸收汉文化的龙、凤、麒麟、人物、花鸟、诗词等经典纹样,现存的龙被大多生产于明清时期,黄道婆的“衣被天下”源于黎族棉纺织工艺基础, 王辉山介绍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黎族龙被,。

“龙被”的材质、制作工艺、形状、色彩、图案风格、内容等在各时代都有不同,以变形人纹——亦称“鬼纹”“祖先纹”——为主。

凭借黎族妇女的高超技艺及思想感情,所谓黎锦被服及鞍饰之类, 海南省博物馆展出的黎族龙被纹样。

据明《咸宾录·黎人》载女工纺织:“得中国彩帛, 二是“龙被”具体的功用,组织黎锦纺染织绣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参与“龙被”复制工程,此后,失去了实用价值,而随着各民族不断交融发展,(完) 受访者简介: 骆云飞 摄 王辉山,目前学界仍没有明确定论,体现织绣者们对自然的特有认识,“龙被”是多民族多文化交流的产物,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67785001.com/gnei/4900.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