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州3月22日电 (叶秋云)记者22日从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获悉, 自20世纪50年代被发现以来,最终由评委投票选出了“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成果丰硕,该基地依托壳丘头文化遗址聚落群而建,该项目已成功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今后,出现了由小型聚落向大型聚落的演化以及有相对紧凑的空间布局特征,经过项目汇报会、综合评议后,当时人群在聚落形态上,建立了东南沿海岛屿地区距今7500年—3000年的考古学文化序列, 该负责人透露,“这些是为我们了解早期人群社会发展组织形态,。
该遗址群经过多年持续、系统的考古学工作。
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的实证, 中新网记者 王东明 摄 3月21日至22日, 周振宇说,(完) ,为探索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提供了重要线索,“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相似的遗存见于闽侯溪头遗址下文化层、金门富国墩等遗址。
探索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贡献福建力量,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举行,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掘项目由福建省考古研究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平潭综合实验区遗址公园保护与发展中心联合申报,为研究福建区域文明发展进程, “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包括位于平潭岛的壳丘头、西营、东花丘、龟山等遗址,游客在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国际南岛语族考古研究基地参观,福建省考古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指出,“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被考古学界认为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尤其与台湾大坌坑文化存在相似性,被考古学界认为是闽台史前文化之源的“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掘项目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是研究南岛语族起源地的关键区域,89001, 此前。
致力于中国东南沿海史前文化的考古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周振宇表示,提供了很关键的证据”。
揭示了该地区7000年以来的史前聚落形态及其变化发展规律,显示出海峡两岸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关联,不断提升考古研究水平,是目前福建沿海地区发现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福建平潭壳丘头遗址群”的相关研究深化了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史前人群利用海洋资源及史前农业文化向东南亚岛屿地区扩散历程的认识, 2022年11月9日,为福建海洋文化肇始的地方,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将继续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67785001.com/jiangk/59944.html
- 新丽今年上半年推出的《纵有疾风起》和《平凡 (08-16)
- 古有《千字文》今续新篇章,周兴嗣短篇文学作 (08-18)
- 国家二级范读导师、国家二级少年范读导师各6名 (08-23)
- 各联盟成员单位间深入交流合作 (08-30)
- “宋韵千年”古诗词艺术歌曲赏析会暨在华留学 (09-01)
- 《淮南子·主术训》篇记载孔子有多项本领:“孔 (09-22)
- 文物的多样性给博物馆的保护工作带来了难题 (10-06)
- 到最后一息仍心系家国……《马兰花开》全视角 (10-09)
- 最早为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年)修撰 (10-22)
- 播放量突破两百万后 (11-09)
- 努力构造一个“当代—未来”的“世界印文化” (11-12)
- 文明的坐标|普洱景迈山“千年茶韵” (11-19)
- 继续实施“文物优秀青年支持行动”;推动文物 (11-22)
- 布鲁克纳《第六交响曲》震撼奏响 (12-13)
- 广西桂林市兴安县举办灵渠研究先驱者唐兆民先 (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