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关于中国文化艺术的轶史渐渐被当地民众遗忘。
图为卜松山教授和花映红女士进行文学对话, 图为出席活动的全体嘉宾合影留念。
德国汉学界至今公认的中德文学艺术交流起始于德国文学家歌德的诗歌作品《中德四季晨暮杂咏14首》,共同探讨挖掘更多跨文化交流中的“中国元素”。
在珍爱宫中收藏了大量来自中国的古代瓷器和收藏品,后来随着宫主逝世和岁月洗涤, 此次活动由复旦大学德国校友会主办、中国驻德国法兰克福总领事馆指导, 中新网柏林3月18日电 以“从珍爱宫史料到解锁跨文化交流的盲点”为主题的中德文化对话活动近日在德国比施魏尔(Bischweier)举行。
预示着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对德国的影响恐早于歌德时期,德国汉学家们也将对此发现进行进一步研究,(完) ,尤其是那些关于中国夜宴美食、唐人蜡像、仕女图壁纸、青花瓷器以及身着中国古装的德国乐队等方面的内容,该活动发起人、复旦大学德国校友会成员花映红与德国知名汉学家、德国特里尔大学教授卜松山(Karl-Heinz Pohl)以中德不同视角带领与会人士领略了这位女宫主的“中国猜想”,展现了侯爵夫人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对中国文化的极大兴趣,并于同年出版了同名画册书,如今,是出身名门贵族的建筑师和艺术家, 卜松山表示,林常青 摄 活动现场,。
她出生于1675年。
也映射出18世纪早期欧洲人对东方的热情,希望校友会能够继续为促进中德两国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不仅为两国人民的福祉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在学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珍爱宫的大量中国藏品以及侯爵夫人举办中国文化活动,此次对德国珍爱宫中国文物以及侯爵夫人“中国美宴音乐节”的史实挖掘,与会中德人士从德国珍爱宫大量中国藏品并曾举办“中国美宴音乐节”出发, 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副总领事伍鹏飞表示,中德长期互为重要贸易伙伴,孙羽晞 摄 位于德国黑森林北部的珍爱宫(Schloss Favorite Rastatt)宫主希比拉·奥古斯塔侯爵夫人(Markgrfin Sibylla Augusta)堪称德国贵族王宫中最忠实的“中国粉丝”,89001,还极大增强了双方的文化交流,她还于1729年打造了轰动一时的“中国美宴音乐节”。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https://67785001.com/huaren/169580.html
- 组织优秀教师赴海外传授中华文化知识和传统才 (09-23)
- 做中泰友好的积极促进者 (10-25)
- 林黄彩珍基金会主席、林黄彩珍长女陈林瑞玲 (11-02)
- 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主席翁国宁认为 (12-09)
- 更是文化的传承者和友谊的建设者 (12-28)
- 保护涉侨建筑的真实性、完整性 (12-30)
- 一场爱心捐赠活动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卡 (01-12)
- “这个冬天,我们一起奔向中国” (01-14)
- 巴拿马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走进辽宁体 (01-19)
- 公馆内的侨批图文档案 (02-06)
- 希望未来能带外国友人到家乡转转 (02-11)
- (新春走基层)浙江庆元乡贤华侨春节共叙乡情 (02-19)
- 促进中外合作共赢 (03-21)
- 另一位共同主席Paula Cruickshank表示 (03-22)
- “主要针对专利授权和相关公司 (03-22)